姚明在《人民日報》發表署名文章:讓少兒籃球回歸本質
發布時間:2018-08-10 14:01??作者:admin?來源:未知
在2008北京奧運會10周年之際,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國籃協主席姚明在《人民日報》撰文談小籃球工作,原文如下:
一段時間以來,大家對體育的認識都還停留在競技體育上,認為競技體育就是精英體育,這種觀念上的混淆,在我國的體育發展上一度形成“重競技、輕大眾”的局面。但隨著近年來經濟的發展、教育理念的變化,群眾體育賦予老百姓享有運動的權利,使人們擁有更好的運動場所、更多的體育鍛煉機會,更加快樂地享受生活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有關部門推進場地開放,給孩子們創造從小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,讓廣大青少年熱愛體育,在體育中得到身心上的全面成長。盡管青少年得到了更多鍛煉的機會和場所,但我們必須看到,我國少年兒童體質健康仍然不容樂觀。
人生百年,立于幼學。孩子是家庭和社會希望所在,他們的健康成長關乎**和**的未來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我建議在全社會倡導“小籃球”運動。所謂“小籃球”,是相對現在成人籃球而言,成人籃球無論在籃筐高度、場地面積、規則設計上都有很多不適合少年兒童的地方,小籃球不僅使用更小的球場、更矮的籃筐、更小的籃球,而且在規則設計上回歸了游戲本質,以適應12歲及以下(3—6歲及6—12歲)少年兒童身心發育特征,也降低了少年兒童參與籃球的門檻,提升了低齡兒童的籃球運動體驗,激發參與者的興趣。同時小籃球規則要求保證每個球員的上場時間,要求教練員以冷靜、沉著和友好的態度給球員們提供建議和指導,要求裁判員以和藹、友善、富有耐心和愛心的態度給球員們以引導和教育,這對少年兒童來說也是全方位的教育。
小籃球運動的發展,核心目標就是將籃球融入學校和各類少年兒童的生活場景,以符合少年兒童生理、心理特征的小籃球技能訓練、團隊活動和比賽等形式,培養和激發他們的參與興趣,鼓勵和吸引孩子們走出教室、走出家門,走進體育館(場),走進社區,走向戶外和大自然。小籃球運動將培養孩子們的領導力、執行力、團隊協作和溝通交流技巧,在體驗“成就”和“挫折”的過程中培育健全人格。
目前,有關小籃球場地器材的尺寸標準已隨規則問世,但在社會上真正普及更小的球場、更矮的籃筐、更小的籃球仍需要時間。建議小籃球聯賽這一抓手,推動有關部門和市場加速小籃球的普及。目前,在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的聯合推動下,小籃球正在走向校園和各社會場所,由此將驅動各類硬件場地設施的建設與更新。但這一發展過程,也要與環境保護、青少年健康、智慧場地等新方向緊密整合。
開展小籃球運動,教練員是至關重要的環節。目前我們還缺乏對教練有效的指導和培訓,相關的書籍也很難在市場上買到。建議有關部門和機構應當加快推進對教練員的培訓,系統地、有標準地組織小學體育老師參加培訓,明確“練什么、怎么練”。此外,除了技術、身體等專業技能方面之外,教練員的培養還應該加入心理、禮儀、文化等層面的內容,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可以在教練團隊中引進這樣的專業老師,共同為孩子們設計課程,讓孩子們在籃球技能之外,還能學習到更多積極健康的東西,幫助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。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18年08月08日 20 版)
免責聲明:本站中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,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、排版、編輯,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為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,我們會盡快和您對接處理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