廠家自營生產
保質保量支持定制施工免費
工程師專家領銜13810865410
凱潔竭誠為您服務產品展示
Product display
發布時間:2018-09-27 16:03??作者:admin?來源:未知
特別注明:轉載自 騰訊體育 作者 嘟嘟 騰訊體育高級撰稿人
相信不少球迷朋友除了喜歡看NBA之外,平時一定也喜歡在球場上露兩手。
如果是資格老一點的球迷,對于球場材質的多樣化肯定不陌生。砂土球場,水泥球場,塑膠球場,地板球場,不同材質的球場有著不同的摩擦力和彈力,對球鞋和籃球的要求也不一樣。
對于球場的材質可以很簡單的分辨出來,但是對腳下的這塊球場,你真的了解么?
想要聽懂NBA解說 得先了解球場
不管是中文解說還是英文解說,總是會蹦出一些關于球場的專有名詞。比如Restricted Area,比如三秒區,比如肘區,再比如低位防守區。有時候這一連串的名詞出來,聽中文都會聽的一頭霧水,更不用說聽英文解說了。
要想聽懂NBA解說,要想更好的了解NBA,了解球場上的每個位置勢在必行。
下面,就讓我們以NBA球場為例,重新認識一下這塊熟悉又陌生的場地。
籃球場基本區域 究竟哪塊是三秒區?
籃球場半場區域圖
這張圖是一個NBA球場的半場,上面紫色的都是NBA相關球場區域的標示。其他的則是NCAA,NCAA男子和NCAA女子的球場區域標示。先拋開這些不講,我們主要還是來說下NBA的球場。
**先來說說大小,NBA球場是一個長94英尺(約28.65米),寬50英尺(約15.24米)的長方形。球場正中間的線將整個球場分為兩個半場,中間這條線叫中線(Half-court Line),NBA半場的長度為47英尺(約14.33米)。
在中線上有一大一小兩個圓圈,小的圓圈半徑為2英尺(約61厘米),大的圓圈直徑為6英尺(約1.83米)。小的圓圈叫跳球圈,顧名思義,參加中場跳球的兩名選手必須站在圈內,也只有他們兩人可以站在圈內。而大的圓圈則叫中圈,在執行中場跳球的時候,除了跳球的兩名選手,其他選手必須站在中圈外面。
NBA中,中圈的樣式一般會被球隊的logo所代替。比如這個視角看凱爾特人的主場,我們就會看到凱爾特人的中圈里正好放置了一個球隊的標志。
三分線在NBA中并非一個圓弧,而是一個頂部為圓弧,兩側是兩條直線的形狀。兩側的直線距離籃筐的距離是6.71米,而圓弧距離籃筐的距離則是7.24米。由于NBA三分線離籃筐的距離要比**籃聯的三分線遠不少,直接導致了不少**球員在加盟NBA的*一年手感下滑。比如西班牙*名球星卡爾德隆,在來到NBA的*一個賽季,三分球命中率僅為16.3%。但是他很快做出調整,截止目前為止,卡爾德隆職業生涯的三分球命中率已經上升到40.9%,是聯盟中相當不錯的投手。
說完了三分線,下面來說說NBA球場上的三秒區,也被稱為油漆區。關于三秒區的爭論歷來有不少,有人認為圖片上的紫色區域是三秒區,有人認為圖片上的紫色和紅色區域都是三秒區。
事實上,三秒區是一個長19英尺(約5.79米),寬16英尺(約4.88米)的長方形,即圖片中紫色區域和左右兩塊紅色區域。罰球圈上半部分并不屬于三秒區。三秒區,顧名思義,進攻球員不能在里面待滿三秒。而在NBA的規定中,防守球員如果和被防守者距離超過一臂,也不能在三秒區內待滿三秒。進攻三秒,則更換球權;防守三秒等同于技術犯規,進攻方獲得一次罰球機會,并繼續持有球權。
罰球圈是一個位于三秒區頂部中央,被三秒區頂部線分為兩半的圓形,罰球圈的半徑為6英尺(約1.83米),和中圈的大小相同。將罰球圈設置成這個大小并非隨意所為,是為了不管在球場哪個位置爭球,附近都有所在的圓形圈可以進行爭球。罰球圈正中間,平行于籃板的切割線即罰球線,罰球線的長度為12英尺(約3.66米)。
這些區域和戰術相關 卻規矩眾多
說完了上面這些球場上的基礎區域,下面就要來說說球場上的戰術區域了。這些區域一般來說在球場上沒有明確的標示,但是無形的線卻在時時刻刻警醒著裁判和球員,有些雷區萬萬碰不得。
【合理沖撞區】
合理沖撞區在英文中是“Restricted one”或者“Restricted Area”。1997年時,NBA引入一條規則,在籃下以籃筐為中心,以4英尺(約1.22米)為半徑的一個半圓范圍,被稱為合理沖撞區。根據NBA2017-2018賽季規則的規定,如果協防球員在合理沖撞區內占據了防守位置,并和進攻球員發生沖撞希望制造進攻犯規,那么進攻球員不應該被吹罰進攻犯規。進攻球員的突破路線必須是直接沖向籃筐,這也是合理沖撞區存在的原因。
【低位防守區】
圖中虛線部分為低位防守區
對于合理沖撞區,NBA規則中還有一條補充說明,如果進攻球員在低位防守區域接球,那么任何一名球員都能夠在合法沖撞區內合法的占據防守位置,等于說合理沖撞區將失效。低位防守區是指兩側3英尺(0.91米)要位線之間,罰球圈底部頂點和底線之間的長方形區域。看到圖上油漆區外底線的這兩個小點了么?這就是油漆區外3英尺的要位線。
低位防守區接球
這個規則的應用有一個很*名的案例,2011年總決賽小牛對熱火第五場。在比賽進行到第四節還剩下2分29秒,小牛102比100**熱火時,詹姆斯的一次進攻被吹進攻犯規,而當時錢德勒的腳已經在合理沖撞區內。如果按照合理沖撞區的規則,詹姆斯這個球不應該被吹進攻犯規。但是從這張截圖我們可以看到,詹姆斯接球的時候,位置剛好是在低位防守區內。所以合理沖撞區規則失效,詹姆斯的進攻犯規沒有任何問題。正是這個球,讓小牛士氣大漲,一鼓作氣奠定勝局,并終奪得2011年的總冠軍。
【肘區】
肘區在NBA中并沒有明確的區域劃分,更多的是代指一個范圍內的區域,圖中的黑線附近的區域都被稱為肘區。一般這個位置會進行大量的擋拆配合和中距離跳投。
有很多球員在這個區域的命中率遠遠高于自己的平均命中率。根據grantland的數據統計,2014-2015年的時候,保羅在右肘區和左肘區的命中率分別達到53%和51%,分別排在聯盟的*一和第二位。此外保羅-加索爾的肘區命中率也相當高,右肘區和左肘區的命中率分別達到49%和48%,**聯盟的第四和第五位。
【教練活動區域】
在替補席一側的邊線,底線到距離中線4英尺(約1.22米)的區域,都是教練的活動區域。NBA教練的活動范圍比較大,因此經常可以看到他們在場邊奔走。而替補席一側的邊線,中線兩側各4英尺(約1.22米),共8英尺(約2.44米)的區域,則是球員的上場下場區域和裁判的登場區域。在比賽中途替換球員是,球員需要在這個區域完成交接,才能允許下場。
還有一些比較容易明白的區域,比如低位區域和與之對應的高位區域,三分線外底角區域,側翼區域和弧頂區域,這里就不一一解釋了。
**籃聯場地和NBA有哪些不同
來看一張新的圖,圖中的紫色線條所示是NBA的各區域線條,而白色線條則是**籃聯在場地上的各區域線條。
**籃聯的場地比起NBA的場地來略小,長28米,寬15米,半場的長度為14米。
**籃聯的中圈半徑是1.8米,同樣比NBA的中圈略小。
在三分線的設置上,**籃聯的三分線距離籃筐的半徑距離為6.75米,比起NBA的三分線大距離來要小了將近半米。兩側的直線距離籃筐的半徑距離是6.6米,同樣比NBA的三分線短距離略小。
**籃聯的三秒區是一個寬4.9米,長5.8米的長方形,基本和NBA的三秒區大小相當。罰球圈的直徑為3.60米,也基本和NBA的罰球圈直徑相當。
合理沖撞區方面,根據**籃聯的規則,合理沖撞區是籃下以籃筐為中心,半徑1.25米的一個半圓范圍,比起NBA的合理沖撞區來略微大了一些。
而教練活動區則大大縮水,根據**籃聯的規定,在替補席一側的邊線,底線到距離中線5米左右的距離為教練活動區域,比起NBA來要小了很多。
雙方互相取長補短 兩種球場越來越像
在近的幾年中,隨著**籃聯和NBA之間溝通的進一步開展,NBA的**化和**籃球水平的日益提高,**籃聯的很多規則和球場上的細節已經開始朝著NBA的方向靠攏。比如**籃聯的合理沖撞區,就是仿效NBA而設立。
再比如在2008年的時候,**籃聯將三分線從原來的距離籃筐中心6.25米推后至6.75米;三秒區也從梯形改為矩形,三秒區的范圍基本和NBA的大小相同。
相信隨著**籃球水平的不斷提高,總有一天,我們會看到NBA和**籃聯使用一塊相同的場地。